朱德对联纵观【作者:盛永年 盛振平 龚玲】
作者:盛永年 盛振平 龚玲
朱德不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军事家,而是一位才思敏捷的诗人,古典文学功底深厚,对联艺术造诣很高。他一生写下大量对联,就其内容可以分为悼亡篇和抒怀篇,二者相映生辉,令人回味。
1916年,朱德在泸州惊闻云南都督蔡鄂将军在日本东京病逝的噩耗,悲痛至极,为了深切哀悼恩师对自己培育的厚情,遂提笔撰写了一副挽联:
勋业震寰宇,痛者番向沧海招魂,满地魑魅迹踪,收拾山河谁与问;
精灵随日月,倘此去查幽冥宋案,全民心情盼释,分清功罪大难言。
上联写蔡鄂“满地魑魅”未除,撒手人间,发出“收拾山河”靠谁的深切哀叹;下联写蔡鄂病逝入冥,仍身负重任,查探宋教仁被刺之案是谁之罪,须向人民作一交待。
此联高瞻远瞩,立意深邃,是对蔡鄂将军“生当人杰,死为鬼雄”的高度评价,颇能引起人们的积极思考,开拓人们的眼界。
1917年,朱德为护国靖国军阵亡烈士追悼会题写一联,以寄托哀思。联云:
千金弹业继群雄,偏留得朱评襟带山河,招魂大哭屠龙党;
两次出师完险局,幸勉从诸葛褒扬义烈,酌酒同浇落凤坡。
此联庄重雅正,感情真挚悲切,格调崇高,荡气回肠,读来十分感人。
接着,朱德又为护国、护法之役死亡烈士墓地撰写两联,以永表缅怀之情。
其一
人间壮气聚于斯。建国无奇,只须蹈刃不辞,方挽出万里鸿基,归诸掌握;
地下忠魂得知否?立名不易,必待盖棺而后,才得此一杯残酒,来奠英雄。
此联的意旨深远,气象恢宏,意境雄深,读来使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其二
青青埋骨者,非忠山耶?今古同归,俯仰千秋一洒泪;
细细铭功厥,惟我辈耳!英雄效命,苦战三年出两师。
上联写得情真意切,下联写得挥洒自如,全联寓意深刻,耐人寻思。
在泸州讨袁战役中,朱德的两个弟弟朱锟、朱炳壮烈牺牲,朱德为失手足,悲痛欲绝,挥笔一气呵成三副挽弟联:
其一
随我自滇,转战川南。痛马革裹尸,壮志未酬,一死负荣哀,竞借他乡埋玉树;
行军进蜀,支持革命。想冲锋摧敌,大功难泯,招魂伤手足,愿求来世作金昆。
其二
埋玉树着土中,拼热血把帝制消沉,大功回首亡双弟;
奋金戈于海内,抱正义而为民请命,奔苦伤心剩一兄。
其三
虎斗龙争,拼将热血扶危局;
兄存弟亡,誓把余生靖险途。
这三联可谓长短相辉,前两长联表达了朱德对两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痛心理状态;后一短联表达了朱德继承先烈遗志,“直捣黄龙”的雄心壮志。三联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1919年,在泸州城南大较场陵园前,为泸州护国之役壮烈牺牲的滇军将士修建纪念亭,名曰“慰忠亭”。已升任滇军第三混成旅旅长的朱德,为此亭书写了两副挽联:
其一
与黄花岗同一馨香,气象森严,乾坤只有两堆土;
续奇男庙无双祀典,风云叱咤,魂魄应归九虎关。
此联健笔豪情,意气纵横,气象如此宏大,意境如此雄浑,真可谓朱德联中的一枝奇葩。
其二
收拾山河埋战骨;
摩挲碑碣慰忠魂。
此联写得挥酒自如,运笔细腻,文情并茂,耐人寻味。
1938年11年15 日,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游击队总司令范筑先率部与日军作战于聊城,孤军奋战,勇挫强敌,在一次进攻中不幸中弹牺牲。朱德闻讯悲痛异常,挥笔撰挽联悼念:
战事方酣,忍看多士丧亡,惟其忠贞;
吾辈尚存,誓必长期抗战,还我河山。
此联简要叙述了范筑先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并表示继承先烈遗志完成光复祖国大业,读来令人倍增力量。
1940年5 月14日,国民党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湖北襄河东岸,与敌交战,腹部头部受重伤,不幸壮烈殉国。8月15 日,延安各界为张自忠举行了“尽忠报国”的隆重追悼会。朱德撰写的挽联是:
一战捷临沂,再战捷随枣,伟哉将军精神不死;
打到鸭绿江,建设新中国,责在朝野团结图存。
上联书写张自忠将军的两次辉煌战绩:一次是徐州保卫战中,张部痛歼板垣师团两个联队,并衔尾追击敌人60余里,取得临沂大捷,羞得板垣几欲自杀;二是武汉保卫战中,张部以一抵十,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歼敌1.3万人,最终挫敌溃退,赢得鄂北大捷,不久,再次取得了襄东大捷。下联写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决心,誓把日军赶出中国,这一重大责任,要靠朝野全体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完成,给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努力奋斗的方向。
戴安澜将军是国民党第五军第二百师师长。1942年5月20日,于缅北茅邦村与日军作战殉国。7月31日,灵棺运抵广西全州。
李济深主持在香山寺举行了万人追悼大会安葬仪式。朱德送的挽联是:
将略冠国门,日寇几回遭重创;
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
这副对联立意精湛,气势刚健,对仗工整,格调高雅,令人百读不厌。
1915年底1916年初,蔡锷在昆明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复辟称帝。一天,他率义师渡过赤水河来到地势险要的雪山关。这位文武双全的将军壮志凌云,浩气惊天,伫马关前仰天长吟。期间,护国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队长朱德亦跨马到达此处,便在得悉蔡锷吟诵出上联后对出下联以抒情怀:
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度;
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
此《题雪山关》对雪山关的高险气势描写得惊心动魄,站在雪山关之巅放眼望去,500里滇池宛如一塘池水,巍峨挺拔的黔岭低小得如一泥丸。这种写法,大有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遗风。
1918年,朱德在江安视察,为江安县城望江楼撰写一联:
回首万重山,泯峨到此将千里;
举头三百尺,江水南来第一楼。
上联以“回首”二字含蓄表达了千里江山之美;下联以“举头”二字直接表达了凌空江楼之秀,这种新颖写法既道出远近风景的特色,又使联趣横生,很引人入胜。
1926年秋,朱德奉命入川争取杨森部率军北伐。他从武汉溯江而上抵达杨森驻地万县。不久,他因公去成都抽暇拜谒了武侯祠,并即兴撰联一副:
千古文笔出师表;
一腔忠义八阵图。
此联构思巧妙,引典自然,字词铿锵,掷地有声。以诸葛亮的不朽名作《出师表》和防御东吴入侵在长江北岸白帝城鱼腹渡设置的八阵图,来讴歌诸葛亮一生辅佐蜀汉、文韬武略、忠贞义烈的气节与恢宏胆识,赢得了世代的传颂。
1928年春节,井冈山的红军战士请朱德军长撰写一副春联,以欢渡新春佳节,他欣然挥笔疾书:
红军中官兵夫薪饷吃穿一样;
白军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
此联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工农红军官爱兵、兵敬官,官兵一律平等的建军宗旨,披露了国民党反动军队里官欺兵、兵恨官,官兵相仇的关系。短短24字春联红白对照,一暗一明,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人民军队与反动军队本质各异,素质不同。
1935年,长征中朱德和其他红军领导人指挥过抢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新中国成立后,他追忆长征峥嵘岁月,感慨万端,遂挥笔草就一联,后来此联被镌刻在沪定铁索桥附近的川藏公路大桥桥头堡的柱子上: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此联道出红军长征夺取万里险关泸定桥的赫赫战功,传世之后唤起中华儿女保家卫国严防帝国主义铁蹄重踏我国的疆土。
1957年春,朱德到四川视察,曾亲临成都杜甫草堂参观。他在草堂诗画室里翻阅了多种版本的杜甫诗集,领略到伟大诗人“苦人民之所苦,痛人民之所痛”的高尚品格,情不自禁地书写了一副五言联: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这副对联平仄相映,对仗工整,遣词造句简洁明快。赞美了杜甫在成都自己生活虽苦仍然写了大量反映人民呼声的光辉诗篇,遗留给后人的草堂和不朽诗作,为祖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千古不朽的夺目光彩。
文韬武略的朱德不仅善于领军打仗,而且善于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他喜欢书法、种植兰花,尤其喜欢看川剧,同时也是撰写戏台楹联的大笔手。在戎马倥偬的战斗年代,为抒发革命情怀和对时局的观感,先后为各家戏台撰写了不少楹联。
1918年他为泸县黄家祠堂写过戏联:
登场时着眼争观,任伊千种形容,终嫌他假装作道学风流,未免几分牵强态;
卸装后留心细看,换却一番面目,须认得果真的忠臣孝子,原来都是等闲人。
此联写得幽默诙谐,调侃滑稽,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浑然一体,自然得体,使人读之耳目一新。
同年又为泸县云岩寺戏台撰一楹联:
万口肆讥评,想当时炙手绝伦,谱入传奇,由他说短论长,才知道死后声名到这般样;满腔皆劝诫,看几辈装眉做脸,追思往事,不过逢场作戏,趁早把生前幻相(象)作如是观。
此联寓意深刻,耐人寻思。从逢场作戏中悟出做人道理,趁早把生前幻想做到光明正大处,莫给后人留下“万口肆评讥”。最能抒发胸怀的是他1916年1月随蔡锷护国讨袁入川时为滇军军界舞台所撰戏联:
大英雄惟有上台难,对两朝丝管,五族旌旄,如此江山,更有何人偷生,自打收场鼓;
好歌舞莫教称颂错,看北帝披猖,南呼革命,这般局面,仍余我辈入蜀,重麾破阵旗。
此联是朱德的心理写照、胸怀披露,为了“五族旌旄”“如此江山”朱德上马英勇杀敌,不愿“自打退场鼓”;下马漫步梨园,仍不忘“南呼革命”“重麾破阵旗”。好一个戎马一生的大将军,如此崇高革命精神、高尚革命情操,实令万世敬仰。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热点争鸣】关于大观楼征联,针对部分获奖作品不同观点的大碰撞
【截止3.15】《中国对联作品集》(2018年卷) 征稿启事